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教研室按照教育部及学校要求,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正确临床思维和训练临床技能”的教学思路,理论和实践教学并重,不断探索在基础和临床医学飞速发展下神经精神病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材内容,加强课程改革和创新,对神经精神病学课程建设规划如下:
1.更新教学理念,跟随学科发展前沿,借鉴国际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和模式,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注重在向学生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方法。
2.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制定完善的师资培养计划和措施,造就一流的教学队伍。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教师是课程质量的保证,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稳定、培养、提高”的方针。
3.借鉴先进的医学教育管理模式,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规范教学管理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完善教学标准和制度。教研室建立健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使教学管理更为有序,制度化和标准化。
4.加强教材建设,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培养目标修订教学大纲,利用发达的电子信息技术制作生动的电子教材、课件和各种辅助材料。
5.积极开展教学和医疗科研活动,促进教学、医疗水平的提高。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申报并认真完成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认真探索教育改革,每年有计划的在核心期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明确本课程的标准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神经精神病学课程建设,不仅能使医学生对神经精神病学产生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而且有利于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和实现医学人才培养。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将课程建设科学化、规范化、长期化,使神经精神病学发展成为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西部领先,国内知名的学科和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目标
适应21世纪教育要求和人才需要,根据学院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加强本门课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本科教学,并以此推动逐步向前发展,达到招收神经病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逐步缩短与同类院校的差距。争取在3年建设成校优质课程。
课程建设进度安排
2015.9---2016.9
重新理顺授学专业,对新版教材制定新大纲,征求不同专业对神经病学、精神病学教学的要求,并与相关学科做好相关内容、重复内容教学的沟通;引入床边见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执行边整改,找出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
2016.9---2017.9
1编写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神经病学》、《精神病学》教材;
2制作一套集文字、模式图、照片、动画、声音等一体的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课件;
3审报并通过校重点建设课程。
2017.9—2018.9
1调查研究进一步优化教学大纲、计划、教材、教学方法组织教材编写、课件的整理优化。
2课件、讲义、辅导资料推广应用——反馈研究——校正——成型标准化。
3建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试题库。
4申报并通过校优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