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呼吸系统疾病;教学老师:唐文台副教授
2、教学方法介绍:提供教学案例,提出问题,启发式讨论,回答解决问题、教师总结
3、教学课件:请看上交的教学课件
4、教学安排:
(1)时间---2017.11.07(星期二)
(2)班级---临床教改班16-9
5、教学实施:
(1)提供小叶性肺炎临床案例一例(临床病史、症状、体征、肉眼及镜下特征)。
(2)提出问题:1)你是否同意临床诊断?根据是什么?死因是什么?
2)根据本例病变特点与大叶性肺炎如何鉴别?
3)根据病理变化解释临床出现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湿性啰音及X线影象等表现。
(3)启发式讨论:启发式组织同学讨论。
(4)回答解决问题:
1)病理解剖诊断:小叶性肺炎。依据:小儿;咳嗽、咳痰、气喘、呼吸急促、口周围青紫、鼻翼扇动;两肺湿性啰音;白细胞升高;X线片所见。死亡原因:呼吸衰竭。
2)小叶性肺炎:化脓性炎;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炎。
3)支气管腔内有渗出物并刺激支气管粘膜→咳嗽、咳痰;病灶细支气管及肺泡腔多量渗出物→肺泡通气量减少及换气障碍→呼吸困难、发绀;病变区细支气管及肺泡腔渗出液→湿性啰音;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病灶大小不一散在分布→X线左右肺下叶可见灶状阴影。
(5)教师总结:此病例主要病变为小叶性肺炎,镜下病变呈灶状分布,病灶中可见细支气管管壁充血并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中充满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病灶周围的肺泡腔内可见浆液和炎细胞。
6、教学评价:良好
7、效果总结:良好
2017年下半年病理学PBL教改计划(新蒲校区三本)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1、教学内容:心血管系统疾病;教学老师:唐文台副教授
2、教学方法介绍:提供教学案例,提出问题,启发式讨论,回答解决问题、教师总结
3、教学课件:请看上交的教学课件
4、教学安排:
(1)时间---2017.10.31(星期二)
(2)班级---口腔16K-1,口腔16K-2
5、教学实施:
(1)提供缓进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案例一例(临床病史、症状、体征、肉眼及镜下特征)。
(2)提出问题:1)做出病理诊断及根据?
2)分析各种病变的关系?
3)试解释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及X线影象等表现。
(3)启发式讨论:启发式组织同学讨论。
(4)回答解决问题:
1)原发性高血压缓进型,右侧脑桥出血。依据:高血压病史,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及右侧面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血压140/90mmHg,双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尿蛋白(+)。
2)高血压-心脏肥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3)颅内压升高→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右脑桥出血→右侧面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心功能不全→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硬化严重时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尿蛋白(+)。
(5)教师总结:此病例主要病变为缓进型原发性高血压,发展到内脏病变期,可损伤心脏、脑、肾脏等器官,导致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
6、教学评价:良好
7、效果总结:良好
2017年下半年病理学PBL教改计划(新蒲校区三本)
(二)呼吸系统疾病
1、教学内容:呼吸系统疾病;教学老师:唐文台副教授
2、教学方法介绍:提供教学案例,提出问题,启发式讨论,回答解决问题、教师总结
3、教学课件:请看上交的教学课件
4、教学安排:
(1)时间---2017.11.07(星期二)
(2)班级----口腔16K-1,口腔16K-2
5、教学实施:
(1)提供小叶性肺炎临床案例一例(临床病史、症状、体征、肉眼及镜下特征)。
(2)提出问题:1)你是否同意临床诊断?根据是什么?死因是什么?
2)根据本例病变特点与大叶性肺炎如何鉴别?
3)根据病理变化解释临床出现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绀、湿性啰音及X线影象等表现。
(3)启发式讨论:启发式组织同学讨论。
(4)回答解决问题:
1)病理解剖诊断:小叶性肺炎。依据:小儿;咳嗽、咳痰、气喘、呼吸急促、口周围青紫、鼻翼扇动;两肺湿性啰音;白细胞升高;X线片所见。死亡原因:呼吸衰竭。
2)小叶性肺炎:化脓性炎;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炎。
3)支气管腔内有渗出物并刺激支气管粘膜→咳嗽、咳痰;病灶细支气管及肺泡腔多量渗出物→肺泡通气量减少及换气障碍→呼吸困难、发绀;病变区细支气管及肺泡腔渗出液→湿性啰音;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病灶大小不一散在分布→X线左右肺下叶可见灶状阴影。
(5)教师总结:此病例主要病变为小叶性肺炎,镜下病变呈灶状分布,病灶中可见细支气管管壁充血并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中充满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病灶周围的肺泡腔内可见浆液和炎细胞。
6、教学评价:良好
7、效果总结: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