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等专业使用,2018年修改)
І 前言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征,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它与其他临床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作为临床学科的医师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精神医学知识。教学使用第八版《精神病学》教材,使学生通过本科目的学习了解生物,心理,社会等各种因素对精神活动的影响,能初步诊治常见的精神疾病,并了解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讲课内容以临床各科在日常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的与精神科有关的问题为主,并讲授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等。因本院附院无精神病门诊和病房,因此精神医学教学只能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精神医学常见症状电视录像。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等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20学时, 均为理论课。
四 教材:《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郝伟、陆林,八版,2018年7月。
П 正 文
第一章 绪论
一 教学目的
熟知精神病学的概念,了解与各学科的关系和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我国精神医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二)熟悉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三)掌握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理解精神疾病。
三 教学内容
(一)精神病学的概念和任务。
(二)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三)脑与精神活动。
(四)精神障碍的病因相关因素,精神病学展望。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一 教学目的
认识常见精神病学症状的基本概念。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各类精神疾病的分类。
(二)熟悉常见精神疾病综合征的表现。
(三)掌握常见精神症状的概念、表现及常见于何种精神障碍。
三 教学内容
(一) 概述
1)障碍精神活动是否异常的判断方法
2)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
3)精神症状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二) 常见精神症状
1) 感知觉障碍: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
感觉障碍:赶紧减退;感觉过敏;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
知觉障碍:错觉;幻觉。
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自身感知综合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空间感知综合障碍;非真实感。
2) 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被夺、强制性思维、病理性赘述、思维化声、语词新作、象征性思维、强迫思维等。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疑病忘想、钟情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等)
超价观念:
3) 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涣散、注意减退、注意狭窄、注意转移等。
4) 记忆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
5) 智能障碍:智力发育障碍、痴呆。
6) 定向力障碍:时间定向、地点定向、人物定向等。
7) 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欣快、情感低落、焦虑、恐惧、情感不稳、情感淡漠、易激惹、情感倒错、情感矛盾。
8) 意志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缺乏和矛盾意向。
9) 动作行为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违拗症)等。
10) 意识障碍:嗜睡、混浊、昏睡、昏迷等。
11) 自知力障碍。
(三) 常见精神疾病综合征
1) 幻觉妄想综合征
2) 躁狂综合征
3) 抑郁综合征
4) 紧张综合征
5) 遗忘综合征
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
一 教学目的
认识精神障碍的检查方法与诊断思路。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精神科病历书写。
(二)熟悉精神障碍的检查。
(三)精神障碍的诊断的原则和思路。
三 教学内容
(一)精神科医患关系
(二)精神障碍检查
(1)精神检查
1)精神检查的步骤
2)精神检查的技巧
3)精神检查的内容:外表与行为、情绪状态、言谈和思维、感知觉、认知功能等。
(2)病史采集
1)病史采集的内容: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等
2)病史采集的程序。
3)病史资料的采信。
4)病史采集的方法。
(3)躯体检查
(4)标准化量表: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精神症状评定量表。
(5)实验室检查
(6)特殊检查:脑电图、MRI等
(三)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和思路
(1)诊断原则:症状学诊断、等级诊断、共病诊断
(2)诊断思路:SSD诊断、多轴诊断
(3)标准化诊断性精神检查工具
(四)精神科病历书写
第四章 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自学)
第五章 神经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
一 教学目的
熟知各类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神经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常见神经认知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熟悉神经认知障碍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
(三)掌握常见神经认知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常见与神经认知障碍有关的脑部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三 教学内容
(一)常见的神经认知障碍
(1)谵妄
1) 病因。
2) 发病机制。
3) 流行病学。
4) 临床表现:以注意障碍和意识障碍为临床特征性表现。
5) 评估、诊断及鉴别诊断。
6) 治疗与预后及预防:首先纠正谵妄的病因。
(2)遗忘综合征
1) 遗忘综合征的共同表现。
2) 引起常见遗忘综合征的常见疾病。
(3)痴呆
1) 病因。
2) 临床表现:近记忆受损是最早的核心临床表现。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4) 治疗:及早治疗病因。
(二)与神经认知障碍有关的常见脑部疾病
(1)阿尔茨海默病
1)流行病学。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病理改变: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
4)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持续性的、不可逆的智能衰退。
5)诊断和鉴别诊断。
6)治疗:心理社会治疗、一般支持治疗、药物治疗。
(2)血管性神经认知障碍。
1)临床表现:起病较急。
2)预防和治疗:首先控制血压和其他高危因素(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等)。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VD。
(3)其他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自学)
1) 由创伤性脑损伤所致的神经认知障碍:自学
2) 由HIV感染所致的所致神经认知障碍
3) 颅内感染所致的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
4) 颅内肿瘤所致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
5) 癫痫性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
6) 梅毒所致的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
7) 抗NMDAR脑炎所致的神经认知及精神障碍
8) 与神经认知障碍有关的常见躯体疾病
9) 躯体感染所致神经认知障碍
10) 内分泌障碍伴发的神经认知障碍
11) 结缔组织疾病伴发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12) 内脏器官疾病伴发神经认知障碍
第六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一 教学目的
熟知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熟神障碍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精神活性物质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二)熟悉治疗原则。
(三)掌握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三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成瘾、戒断状态等。
(二)介绍精神活性物质分类及滥用的相关因素。
(1)分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大麻等。
(2)滥用的相关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
(三)阿片类药物、酒精戒断表现及处理。
(1)概述:阿片类物质定义等。
(2)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3)戒断反应:客观体征、主观症状等。
(4)治疗
1)脱毒治疗:替代治疗、非替代治疗。
2)防止复吸、社会心理干预:阿片类阻滞剂、社会心理治疗。
(三)镇静催眠、抗焦虑药(自学)
(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1)苯丙胺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2)治疗:精神症状的治疗,躯体症状的治疗。
(五)(自学)
(六)大麻(自学)
(七)酒精
(1)酒精的吸收和代谢
(2)酒精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1)急性酒中毒
2)戒断反应:单纯性戒断反应,震颤谵妄,癫痫样发作。
3)记忆及智能障碍
4)其他精神障碍:酒精性幻觉症,酒精性妄想症,人格改变。
(4)治疗
1)戒断症状的处理。
2)酒增敏药。
(八)烟草(自学)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一 教学目的
熟知精神分裂症及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及治疗原则。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精神分裂症及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概念及病因。
(二)熟悉精神分裂症与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掌握精神分裂症及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三 教学内容
(一)精神分裂症
(1)病因: 遗传、神经发育、神经生化、社会心理因素。
(2)临床表现:前驱期症状,显症期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焦虑、抑郁症状、激越症状、定向、记忆和智能、自知力)。
(3)诊断与鉴别诊断:
(1) 精神分裂症诊断中必须考虑的因素:起病、前驱期症状、显症期症状。
(2) 诊断标准:症状特点、病程特点、其他特点。
(4)鉴别诊断:
1) 继发性精神病性障碍:脑炎、脑肿瘤等。
2) 其他精神病学性障碍:分裂样精神障碍、分裂样情感障碍等。
3) 心境障碍:躁狂症、紧张性木僵。
4) 焦虑与强迫障碍。
5) 人格障碍。
(5)病程与预后:
(6)治疗与康复: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原则,药物使用原则,药物治疗程序,合并用药原则,安全监测与不良反应的处理。
2) 其他物理治疗
3) 心理与社会干预。
(二) 分裂样精神障碍(自学)
(三) 妄想性障碍(自学)
(四)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1)概述:盖脸及分类
(2)病因及发病机制
(3)临床特征:病程、临床症状
(4)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症状持续时间,临床症状,亚型
2)鉴别诊断。
(5)治疗:首选类药物
第八章 抑郁障碍
一 教学目的
认熟知抑郁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概况、病因、预后及康复。
(二)熟悉抑郁障碍的临床分型及治疗原则。
(三)掌握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三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流行病学
(2)疾病负担
(3)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等。
(4)临床表现
1)核心症状:心境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
2)心理症候群: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负性认知模式、自责自嘴、自杀观念和行为、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焦虑、精神病性症状、自知力缺乏。
3)躯体症候群:睡眠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的症状、进食紊乱、精力下降、性功能障碍。
(4)临床分型:抑郁障碍、恶劣心境、混合性抑郁和焦虑障碍
(5)评估、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评估:HAMD-17、MARDS等
2)诊断:核心诊断加附加症状,分为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3)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交流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6)治疗
1)治疗原则:全病程治疗,个体化合理用药,量化评估,联合用药,建立治疗联盟。
2)药物治疗:新型抗抑郁药,传统抗抑郁药
3)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等。
4)物理治疗:电抽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深部脑刺激。
(7)预后与康复。
第九章 双向及相关障碍(自学)
第十章 焦虑与恐惧相关障碍
一 教学目的
熟知焦虑及恐惧相关障碍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焦虑及恐惧相关障碍各型的特点。
(二)熟悉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三)掌握各类焦虑及恐惧相关障碍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三 教学内容
(一) 广泛性焦虑。
(1)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相关因素。
(2)临床表现: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其他症状
(3)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时间至少6月以上。
2)鉴别诊断:躯体疾病相关焦虑,精神障碍相关焦虑,药源性焦虑。
(4)治疗: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心理治疗等。
(二)惊恐障碍
(1)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神经生物学因素、心理相关因素。
(2)临床表现:惊恐发作,预期焦虑,回避行为。
(3)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以惊恐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有自主神经相关症状。
2)鉴别诊断:心血管疾病,其他躯体疾病导致的惊恐发作,药物使用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或戒断。(4)治疗: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
(三)场所恐惧障碍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四)社交焦虑障碍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等。
(五)特殊恐惧障碍
(1)临床表现特点
(2)鉴别诊断:
(六)分离性焦虑障碍(自学)
第十一章 强迫及相关障碍(自学)
第十二章 分离障碍
一 教学目的
熟知分离障碍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 教学要求
(一)了解分离障碍的发病机制。
(二)熟悉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三)掌握分离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三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脑结构与功能,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2)临床分类及临床特征
1)临床分类: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分离性遗忘,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恍惚障碍,附体性恍惚障碍等。
2)临床特征:起病年龄,起病与心理因素相关,具有表演型人格特征,缺乏自知等。
(3)治疗原则:
1) 对患者的症状要积极要积极关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
2)寻找诱发、维持、强化患者症状的心理社会因素。
3)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要形成医疗联盟,达成共识,共同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成长。
(二)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
(1)临床表现:抽搐和痉挛,虚弱和瘫痪,运动障碍,步态障碍,吞咽症状,失声症,感觉改变等。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原则:出现上述症状,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 常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2. 症状相对稳定;3. 症状的矛盾性;4. 神经系统检查体征与症状表现不匹配,体征常常按照患者对神经系统的理解呈现;5. 神经系统症状的相应检查无异常。
(2)鉴别诊断:1.在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全过程中,需持续寻找导致神经系统症状相关的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特别是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加重或有新症状出现时;2.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患者常常伴有抑郁症、焦虑障碍、躯体忧虑障碍等,此时可以根据不同症状群进行分别诊断。
(3)治疗:
原则:早期治疗,接纳患者对症状和心理社会因素的关注。诊疗计划:①建立良好医患关系;②一视同仁;③对心理社会因素的解释要与症状分离,间接告知患者治疗的可成功性;④不强化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的关联
(三)分离性遗忘
(1)诊断标准
(2)鉴别诊断:普通遗忘和非病理性遗忘,外伤后遗忘等。
(3)治疗:认知疗法、催眠治疗、集体心理治疗。
(四)人格-现实解体障碍(自学)
(五)分离性身份障碍(自学)
第十三章 躯体忧虑及疑病障碍(自学)
第十四章 应激相关障碍(自学)
第十五章 摄食与排泄障碍(自学)
第十六章 睡眠-觉醒障碍(自学)
第十七章 人格障碍及相关行为障碍(自学)
第十八章 性心理障碍及性功能障碍(自学)
第十九章 神经发育障碍(自学)
第二十章 精神科急诊及危机干预(自学)
第二十一章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自学)
第二十二章 躯体治疗(自学)
第二十三章 心理治疗(自学)
第二十四章 精神障碍的预防及康复(自学)
第二十五章 精神病学相关伦理与法律问题(自学)
Ⅳ 教学时数分配表
讲课内容 |
教学手段 |
时数 |
实验内容 |
时数 |
类型 |
|
|
绪论及常见症状的电视录像 |
CAI |
2 |
|
|
|
|
症状学 |
CAI |
4 |
|
|
|
|
神经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 |
CAI |
4 |
|
|
|
|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
CAI |
2 |
|
|
|
|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 |
CAI |
2 |
|
|
|
|
抑郁障碍 |
CAI |
2 |
|
|
|
|
焦虑与恐惧障碍 |
CAI |
2 |
|
|
|
|
分离障碍 |
CAI |
2 |
|
|
|
|
合计 |
|
2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