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教学反馈

当前位置: 首页>>神经精神病学>>旧教学反馈>>正文

神经系统整合总结报告
2016-11-16 11:06   审核人:   (点击: )

神经系统整合总结报告

我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关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2013年开始筹划神经系统课程整合,课程整合得到了学校领导、相关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在2014年度春季对2012级临床医学卓越医师教改班实施神经系统整合教学计划,教改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的需求,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力求充分贯彻《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的要求,打破80 多年来的传统办学和育人理念,借鉴于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结合学校实际,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追求卓越为主题,以胜任岗位为目标,以适应医改为主线,以深化教改为动力,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整合”为教改抓手,以职业道德教育、全科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三加强”为突破口,着力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具备基本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充分发现思维想象能力、全科医学素养、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宽基础、厚人文、重技能、高素质”的医学本科毕业生;目的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早接触临床,床边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能更好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好的让实践检验真理。

在学校教务处组织下,课程负责人徐平教授与我院相关部门及专家的反复研讨、论证,课程整合以“神经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医学影像学”5门学科进行有机整合,该课程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中心理念,按“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不同部位的常见疾病”为核心,按“临床疾病实际诊治程序,讲授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的基本方法和防治”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理论课采取以“PBL、CBL、床旁教学、讨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总共学时数:理论教学68学时、实践教学36学时,充分调动学员们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灵活机动,同学们一致反映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得他们对该部位疾病的认识从“解剖-表现-机理”的深层次的认识,也逐渐形成了全新的“系统化学习观”的良好思考和学习方式。在基础理论课同时进行实验教学课,加强学生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对临床教学课程的理解。到目前为止系统解剖学教研室张潜、薛潜教授分别对2届同学成功举行PBL教学观摩活动,且各学科教学负责人上课时采用“PBL、CBL”进行精彩讲解,充分展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课同步,充分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观念,选取典型病人,进行床旁实践教学,分为三大组分别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科循环轮转进行实习实践教学,到各临床科室后由具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对教学认真负责的老师对同学进行床旁实践带教,使得每个同学都有“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进一步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理解、吸收。真正达到“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在神经系统课程考核,打破传统单一的理论考试,采取以“理论考试50%、操作考试30%、大病历书写10%、论文(或综述)10%”。理论考试试卷出题各科(系统)按课时比例出题,理论课时共68学时、各学科分数按百分比,神经内科:36学时、36/68=53%,神经外科:10学时、10/68=15%,影 像 科: 4学时、4/68=6%,人体解剖:16学时、16/68=23%,组胚与形态:2学时、2/68=3%;具体考核分配方案详见附件一。实践技能操作以床旁出题方式进行考核,每人考核1-2道题;考试要求:穿白大衣、帽子、口罩、听诊器;完整大病历书1份、论文1份;体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改革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病历书写、相关疾病前沿知识、科学研究、论文书写等知识的掌握。

目前已对2012级、2013级临床医学进行神经系统整合教学课,2012级临床医学教改班已经完成了神经系统理论全部课程,顺利通过课程考核,教改班学生平均成绩为:79.23分,同年级普通班学生平均成绩为:66.45分,通过成绩比较教改班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已进入临床实习阶段;2013级临床医学教改班已完成神经系统教学理论课,目前进入复习考试阶段,正在准备进行课程考核。

通过对卓越医师教改班神经系统课程整合,在2012级基础上已看到了教学改革成功的第一步,目前已发表论文两篇,分别为:贵州省“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神经系统教学改革的思考.继续医学教育;贵州省神经系统“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初步实践探索.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从落实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政策,在着手落实政策到具体实施遵义医学院神经系统整合教改,在教学实践经验上已取得良好的成绩,教学方法上积极进行改革,吸取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结合自身实践情况,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建设自身的特色教学方法,增强了学校的内涵建设、特色建设,为社会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用性、运用型人才。

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

2016年1月8日

关闭窗口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大连路201号 电话:0851-28608341  Email: 1530023619@qq.com  邮编:563003
 ICP备案号: 黔ICP备060032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