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运动康复专业
教学相长会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办法。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思维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教学思想,形成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灸新医学教研室主任李义主持教学相长会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新办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针灸新医学教研室于2016年10月13日下午4时在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体育学院会议室召开了2014级运动康复专业《针灸学》课程教学相长会。会议由针灸新医学教研室主任李义主持。教研室参会人员有副主任陈学农、讲师蒋华松、教研室教学秘书汪元军,教研室本科教学工作评审专职秘书李仕学。运动康复专业学生代表徐振东等8位同学参加了会议。莅临会议指导的领导和老师有体育学院唐溢、尚菲两位老师。
会上,首先针灸新医学教研室李义主任向体育学院领导和老师对教研室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支持和积极配合表示感谢!并对此次会议的目的及意义作了开场发言。李仕学同志对参会老师和同学的发言作了详细笔录。

体育学院老师就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与师生探讨
与会的体育学院老师就我教研室开设的《针灸学》课程及其教学工作表示认可,认为这是一门非常有特色并且非常实用的课程。对拓宽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知识宽度和广度及增强今后的就业竞争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尚菲老师还通过自己孩子生病请往届同学作简单穴位指针而快速缓解的事例来说明针灸的实用性。并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抓住难得的学习、请教的机会,向老师们汇报《针灸学》课程学习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以及对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等,提出反馈,有利于教研室进一步改进,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活跃,同学代表积极发言,谈了同学们学习《针灸学》课程的感受,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会议现场:大家都很认真哦!
总结:同学们对《针灸学》课程的内容兴趣较浓,认为通过学习此门课程而掌握一项经济实用的技术,非常好!是其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大靓点。对其今后的就业有很大帮助。学生反馈,上课的各位老师都很敬业。虽然学生的古汉语知识比较欠缺,中医理论基础薄弱,听讲经络腧穴学理论知识时比较吃力;加上整个课程学时数较少,亲身体验和实践练习的时间不足,感觉学习起来比较累。但针灸老师充分利用教案、讲义讲稿、PPT、光盘和视频材料等,结合传统的教具,对难点疑点,一一细解,诲人不倦的精神令人感动。其后,希望老师们进一步浓缩最实用的内容,让同学们多动手,在实践中边摸边学,如此便于理解、记忆和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外希望讲解经络腧穴部分的老师,把庞大枯燥的知识点删繁就简,利用学生做实体模特示范,边讲边点,以方便理解和记忆。
就学生反馈的问题,李义主任及各位老师当即表示,个别青年教师教学方法上比较简单,课堂讲授不生动,会通过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材施教,医体结合,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针灸新医学教研室的老师还就一些具体问题,如经络腧穴部分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提醒同学们,由于这部分内容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类同解剖学知识,主要靠机械记忆!可以借助挂图、光盘、网络资源等来

学生代表踊跃发言
帮助记忆。课余时间多看多背,同学之间可相互取穴增强直观感。同时,教研室将再次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内容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外,为了弥补整个课程教学时数不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动手机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下一步,教研室将敦促实验实训和临床带教的老师,在实验实训课和临床见习课时,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边听边学边练,以补充课堂讲授的不足。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理应以学生为中心,各项教改措施均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手,方能学以致用。教研室将认真研究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整改。并将加强集体备课,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推进微课、慕课、PBL教学模式的实施。

反思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