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2002年获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现已累计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0余名,现有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3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名。医学影像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博士生导师4人,贵州省省管专家1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政府津贴2人,贵州省百优医师1人。外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龚启勇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路易斯大学医学院周以华教授为我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影像学“候鸟型人才”。
科研水平
近5年,医学影像学院导师团队在国际国内权威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及教材10余部(其中“十三五”规划教材5部)。在研/结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贵州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贵州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遵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科研平台
医学影像学院依托贵州省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影像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医学影像中心、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放射科)、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医学影像中心创新团队等平台,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超声科和核医学科为基础,拥有多台3.0T磁共振扫描仪、高端螺旋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PET-CT)、多模态分子影像小动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micro PET-CT)等先进设备,充分保障学科前沿科研工作。
专业设置
医学影像学院现有专业型博士点1个(放射影像学);学术型硕士学位点1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硕士学位点3个(放射影像学、超声医学、核医学)。
导师简介
张体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多模态MRI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学术任职及荣誉:贵州省放射学会候任主任委员。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政府津贴专家、贵州省第十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省百优医师。
科研及获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高质量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教材10余部。
E-mail:tijzhang@163.com
李邦国,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党支部书记、放射专业住培基地主任
研究方向:胸部影像学、肺癌多模态影像学研究。
学术兼职:中国防痨协会影像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放射学分会常委、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遵义市放射影像质控中心主任委员。
科研及获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等多项科研项目,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贵州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
刘衡,
中共党员,
博士
后
,教授、主任医师
(三级)
,
博士
生导师
。贵州
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贵州
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现任遵义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副院长,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部、临床部及医学影像科副主任
研究方向:脑发育及脑损伤的多模态MRI研究。
学术任职及荣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贵州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组长。《中华放射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委。获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各一项。
科研及获奖:主持及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1项。在European Radiology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参编Springer、ELSEVIER、人民卫生、科学出版社医学著作10余部。
指导研究生情况:累计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30余篇,培养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2名、省“三好学生”1名。多名研究生获邀在北美放射学大会(RSNA)、国际磁共振年会(ISMRM)、欧洲放射学大会(ECR)、美国神经放射学大会(ASNR)作大会发言,5人获邀参加国际儿童神经磁共振成像论坛,多人获得中华医学会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
E-mail:zmcliuh@163.com
陈晓曦,中共党员,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儿科影像诊断、神经及头颈影像诊断。
学术任职及荣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九届委员会影像专业学组(筹)成员,西部妇儿(放射)影像专科联盟学科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儿科学组委员,贵州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主持多项省级、地厅级科研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内基金项目多项。入选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科研及获奖: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北图核心论文多篇。参编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学术著作一部;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一部。荣获2019年度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case of the day疑难病例比赛优胜团队一等奖、优胜个人二等奖。2017赴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进修儿科影像诊断。2024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进修神经头颈影像诊断。
E-mail:chenxiaoxi_zmu@126.com
余洪,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遵义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副院长,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学影像学骨干教师
研究方向:心血管影像学
学术任职及荣誉: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磁共振诊断学分会委员,国际心脏CT协会(SCCT)中国区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防痨协会影像专业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放射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组长,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放射学分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
科研及获奖: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市级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参编、参译专著2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荣获贵州省影像“岗位技能手”一等奖。
E-mail:yuhongv@163.com 电话:13518520687
刘松江,中共党员,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脑结构与功能磁共振研究
学术任职及荣誉: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中国精神影像联盟委员,贵州省脑卒中学会医学影像分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
科研及获奖:主持在研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各1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北大核心期刊10余篇。
E-mail:haitliu0817@163.com
徐高强,中共党员,副主任技师,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遵义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副主任
研究方向: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科研及获奖:共发表SCI论文4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地厅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国自然科研课题3项。2023年赴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肯尼迪·克里格研究中心进修7T磁共振成像技术。
E-mail:343470038@qq.com
吴作辉,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副主任
学术任职及荣誉: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效应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腹部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医会超声医学分会医学会常委,贵州省超声医学会工程学会常委,贵州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委,贵州省遵义市超声医师学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腹部、浅表及介入超声诊断及治疗,特别对浅表器官及介入超声有较深的造诣。
科研及获奖:在国内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6篇,国内核心期刊20多篇,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
王攀,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核医学党支部书记,核医学科主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全面负责核医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核医学新型分子探针研究。
学术兼职: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全国常委、中国医学装会核医学分会全国常委、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核医学分会全国常委、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全国理事、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学科建设委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质量协会核医学分会委员、贵州省高级职称评审专家、贵州省乙类大型医疗设备评审专家、贵州省科技评审专家、河北省科技评审专家、贵州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贵州省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副主编及参编全国高等院校《核医学》规划教材5部、专著3部,主编《核医学甲状腺疾病治疗》科普专著1部。
科研及获奖:主持省部级课题11项,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主持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培养硕士研究生近20名;2018年获遵义医科大学优秀教师、2001年贵州省青年岗位能手、2021年遵义市优秀医师、2021年遵义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获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医德新风尚”之星、2023年获贵州省首届“白衣先锋”称号。
蔡炯,致公党员,医学影像与核医学博士,研究员,遵义医科大学核医学教研室副主任
研究方向:核医学与核药学
学术任职及荣誉:贵州省职业健康专家、遵义市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专家、贵州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遵义市智力支边专家、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医学研究杂志》、《中国组织工程与康复》、《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Oncotaret》、《Open Medicine》、《Cancer Medicine》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以“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酬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进入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工作。
科研及获奖:发表科研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单篇SCI影响因子最高12.6,累计SCI影响因子11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课题的资助,成功转让治疗性癌症疫苗技术。参与《分子核医学》、《抗体工程药物》和《抗体药物研究与应用》等著作编写。
E-mail:jiongcai@sina.com; 联系电话:18300918901
黄琦,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内分泌核医学
学术任职及荣誉: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干细胞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专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专业会员,贵州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常委,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科技评审专家,遵义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通讯编委,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癌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MDT)专家。
科研及获奖: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参编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1部。
E-mail:huangqi001@sina.com
潘东风,教授,博士,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1978-1986就读北京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1987-1993年获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3-1995年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1996-1999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工作,2000-2023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分子影像研究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博士后导师。2023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新引进人才,获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中国银铃奖获得者。
主要致力于核医学新型分子探针及放射性药物临床转化的研究。聚焦世界难题,针对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心梗)、脑神经疾病(脑梗、阿兹海默症、脑肿瘤)、炎症等。在世界上首次开创性研发一氧化氮新型分子探针用于心脑血管、脓毒血症的诊疗一体化研究;开创性研发质子/重离子/硼中子治疗恶性肿瘤,具有多项原创发明专利。
赵开飞,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介入诊断与治疗
科研及获奖: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一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
E-mail:zhaokaifei8943@sina.com
利峰,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党支部书记、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
学术任职及荣誉: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贵州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
E-mail:1240767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