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第一临床学院2025级全体新生构建正确的生命观、健康观与价值观,引领他们以积极饱满的心态开启医学求学之旅,2025年11月4日18:20在新蒲校区会堂,第一临床学院特别邀请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主任医师杨高巧,为2025级新生们带来了一场以“珍爱生命 积极面对生活”为主题的生命教育专题讲座。讲座以轻松愉悦的聊天式互动形式展开,内容紧密贴合新生成长实际,兼具专业深度与实用价值,引发了在场新生的广泛共鸣与热烈反响。就业办主任孙会英、2025级全体辅导员、学生1200余人参会。
讲座伊始,杨高巧老师便直击核心,提出“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活着,更在于更好地生活”这一深刻观点。她着重强调,在成长的道路上,挫折与失误在所难免,同学们要学会给予生命一定的“容错率”,以包容的心态接纳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不完美,不必因一时的困境而否定自我。
为了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人并非独立存在的个体”这一重要理念,杨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产科临床工作经历,生动讲述了危重孕妇抢救过程中多科室协作的感人场景。从急诊科室的紧急接诊,到麻醉科室的精准麻醉,再到新生儿科的悉心呵护,多个科室工作人员紧密配合、无缝衔接,为生命的守护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这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不仅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在生命守护过程中“协作”的重要意义,也为他们未来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埋下了重要的种子,让他们提前领悟到团队合作在医疗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针对同学们在大学阶段可能面临的学业压力与成长困惑,杨老师给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她鼓励同学们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挫折与疾病,无需过早陷入焦虑与恐惧之中,而应该将更多的精力聚焦于做好人生规划。她提出,同学们可以将长远的人生目标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通过逐步实现小目标,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在不断的进步中积累信心与力量。
在学习方法方面,杨老师结合医学专业的学习特点,提醒同学们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深入理解知识点,摒弃考前临时抱佛脚、集中复习的低效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生活习惯上,她着重强调要减少熬夜频率,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不仅是身体健康的保障,更是提高学习效率、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关键。
考虑到大学阶段是同学们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环境与生理都将发生一系列变化,杨老师特别关注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与安全防护问题。她指出,在这一阶段,同学们可能会面临艾滋病传染等诸多风险。因此,她呼吁同学们们要正视自己身体的变化,树立强烈的责任与担当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了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她还主动分享了健康支持咨询电话,让大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专业的指导与帮助。她还特别提醒大家,作为未来的医学生,不仅要掌握自我求救的技能,更要具备帮助身边朋友的能力,在关键时刻能够为他人伸出援手。
讲座接近尾声时,杨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的职业感悟:“尊重生命,既要珍视自己,也要关爱他人”。她语重心长地勉励新生们:“大学是探索生命、提升自我的宝贵时光,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书写出健康、快乐、充实的无悔青春篇章”。
在杨高巧老师精彩的讲座结束后,就业办主任孙会英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提出了个人的建议,让新生们在大学期间交“两个朋友”:“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她解释道,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同学们可以在其中尽情遨游,汲取丰富的知识养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而运动场则是锤炼健康体魄的最佳场所,同学们可以通过运动增强体质,释放学习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她还特别强调,新生们在大学生活中要学会求助。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在这个时候,不要独自承受,要学会主动向老师、同学或学校相关部门求助。此外,她还提醒新同学们生们要坦然面对孤独,不必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要学会享受孤独带来的成长空间,在孤独中沉淀自己,不断提升自我,做到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最后,辅导员李雪则将重点聚焦在“安全”主题上,着重强调了人生安全、生命安全、身体安全与心理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讲座结束后,新生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干货满满、贴近实际,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将把讲座中学到的知识和感悟转化为日常行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使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做好充分准备,用实际行动诠释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审核:一审姚华敏、二审杨洪艳、三审王东红;撰稿:高露、李雪;摄影:李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