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新闻>>新闻快讯>>正文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与妇产科教学门诊开诊
2024-09-30 15:14   审核人:   (点击: )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加强年轻医生的培养,遵医附院内科与妇产科正式开设了教学门诊,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医院在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结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教学门诊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住院医师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独立接诊门诊患者,并在高年资专家的指导和监督下共同看诊。这一模式不仅为住院医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内科与妇产科教学门诊的开诊,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旨在通过真实的病例实践,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疗人才。

9月19日,遵医附院内科教学门诊中,由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杨敏负责指导,2022级内科科住院医师任宇琴坐诊。教学门诊的开设由两间相连的诊室组成,一间诊室由规培医师接诊患者,另一间则由指导老师通过视听监控设备全程观看规培医师接诊过程。诊疗结束后,指导老师来到接诊诊室点评诊疗过程,与患者沟通并补充需要完善的环节。这次教学门诊的开设,旨在通过医患充分沟通,老师现场把关,学生实战演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技能。每个患者诊疗时间30分钟以上,医生有更多时间倾听患者的诉求,看诊时间更长更充裕,诊疗服务更详细更专业。

随着内科与妇产科教学门诊的正式开诊,遵医附院在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结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教学水平,更为年轻医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未来,医院将继续致力于医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关于内科与妇产科教学门诊的后续工作计划,医院将围绕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流程与评估体系等多个方面展开,以确保这一创新举措能够持续、有效地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以下是具体的工作计划:

一、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内科与妇产科的专业特点,结合临床实际,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门诊的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引入最新的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强化师资培训:定期组织高年资专家对住院医师进行教学技巧和方法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带教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鼓励年轻医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三是实施个性化教学:针对每位住院医师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通过一对一指导、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扩大师资队伍:积极引进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家加入教学门诊团队,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同时,鼓励和支持年轻医生参与带教工作,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在教学门诊中表现突出的住院医师和带教老师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完善教学流程与评估体系

一是规范教学流程:制定详细的教学门诊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从患者接诊、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诊断治疗到病例讨论、教学反馈等各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操作要求和指导原则。二是建立评估体系: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定期对教学门诊的工作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教学效果评价、住院医师考核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教学门诊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三是促进持续改进:建立教学门诊的反馈机制,鼓励住院医师和带教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不断优化教学门诊的各项工作。

四、加强宣传与推广

一方面扩大宣传范围:通过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宣传教学门诊的意义和价值,提高患者和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开展交流活动:积极与其他医院和医学院校开展交流活动,分享教学门诊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同时,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内科与妇产科教学门诊的后续工作计划将围绕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流程与评估体系以及加强宣传与推广等多个方面展开,以确保这一创新举措能够持续、有效地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

(审核:一审汪胜亚 二审杨敏 三审王东红;撰稿、摄影汪胜亚)

住院医师在老师指导下独立接诊

杨敏教授远程监督接诊过程

杨敏教授点评学员接诊过程

关闭窗口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大连路201号 电话:0851-28608341  Email: 1530023619@qq.com  邮编:563003
 ICP备案号: 黔ICP备06003261号-2